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传承核工业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两弹一星”主题宣讲活动在矿大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28   浏览次数:

920日晚,中国矿业大学博学楼1号楼内气氛热烈,一场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核心的志愿宣讲活动在此顺利开展。本次宣讲聚焦党领导下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与精神传承,吸引了众多学子到场参与,现场互动频繁,掌声不断。

宣讲伊始,主讲人以毛泽东同志“我们进入了钻研原子能的历史新时期”的重要论述为引,系统梳理了我国核工业自1955年创建以来的70年发展脉络。从广西富钟县花山矿区那块被誉为“开业之石”的铀矿石,到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突破、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主讲人通过珍贵史料片段与关键时间节点的串联,生动再现了核工业人“白手起家,成就辉煌”的第一个30年征程。当讲到苏联专家撤走后,我国科研工作者凭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信念,仅用28个月便完成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跨越,较其他核国家大幅缩短研制周期时,现场学子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

在“开放吸收,自主突破”的发展阶段讲解中,主讲人重点介绍了秦山核电站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的辉煌历程,以及“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从研发到全球首堆商运的艰辛探索。当提及出口一台“华龙一号”相当于出口30万辆小汽车的价值,能创造15万个就业机会时,现场响起阵阵赞叹。而在第三阶段“创新驱动,引领潮流”的分享中,中国环流三号“人造太阳”实现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的最新成果,更让同学们感受到我国核工业的前沿实力与未来潜力。

精神传承环节成为本次宣讲的高潮。主讲人深入解读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结合郭永怀、邓稼先等科学家隐姓埋名的奉献故事,阐释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组成的深刻内涵。同时,还介绍了“责任重于一切、事业高于一切”的“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与“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让学子们对核工业精神的传承脉络有了清晰认识。

互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踊跃举手,围绕“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青年如何践行核工业精神”等问题积极提问。当被问及当代大学生能从核工业发展中汲取哪些力量时,主讲人结合自身感悟回应:“核工业人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担当,正是青年成长的精神养分。”精彩的解答赢得全场掌声。

活动结束后,遥感专业的袁同学表示:“从‘两弹一艇’到‘华龙一号’,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党领导下的协同攻坚。作为工科学生,我们要传承这种创新奉献精神,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参与组织活动的校团委老师则提到,本次宣讲让“两弹一星”精神走进校园,为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据悉,本次宣讲是2025年大学生志愿宣讲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旨在通过回望核工业发展历程,让青年学子深刻感悟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激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新闻来源:李锦    编辑:孟俏俏 审核:艾科拜尔·安外尔 李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