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智创未来”产教融合系列交流座谈会在我院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17   浏览次数:
审核 孙婷 摄影

7月3日、8日,“智创未来”产教融合系列交流座谈会第一期、第二期活动先后在环测学院A506会议室举行。我校安全工程学院、孙越崎学院、机电学院及环测学院相关领导和教师代表,深圳人保财险盐田及坪山支公司、江苏谷沃科技、博络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围绕学科成果转化、校企资源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等问题深入研讨,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会议由环测学院党委书记刘鹏主持。

会上,刘鹏详细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我院学科发展、专业特色与研究方向等。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我校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优势显著,其中矿业工程学科全球排名前列,为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提供了80%的科技支撑。我院在生态修复、环境监测等领域成果领先,拥有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科研方向涵盖能源环境遥感大数据、环境与灾害感知、智慧矿山等,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孙越崎学院执行院长王亮回顾了安全学科在通风与地下安全、瓦斯灾害防治、公共安全与消防、工业安全与应急装备、安全监测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与健康防护等重点领域的相关成果。机电学院院长周公博介绍了机械工程学科以矿山及工程机械智能化为特色,在智能装备、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突出优势。环测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婷介绍了学院就业工作及“双创”工作情况。环测学院教学副院长何士龙、机电学院刘新华教授、安全学院朱国庆教授等教师代表分别就各自研究方向、创新实践案例作分享交流。

蒋武韬回顾了公司基本情况,并希望在InSAR城市大范围形变检测、基于实景三维与BIM技术开展精细化风险识别评估等重点领域与学校展开深度合作。

谭胜虎分享了公司在工业智能化领域的探索成果。他强调,工业智能化的核心是“扎根场景”。他以煤矿行业为例指出,井下智能化替代已是必然趋势,但需破解装备运维复杂、工人适应性不足等痛点,这需要企业与高校深度协作,联合攻克技术与人才瓶颈。会上,孙婷为谭胜虎颁发学院校外创业导师聘书。

本次座谈会交流了安全科学、机械工程、遥感、测绘、环境等学科专业在不同商业场景和科研领域的跨界应用,为校企协同创新搭建了坚实桥梁。产教融合是推动产业升级与教育改革的关键抓手,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开放科研平台、整合学科资源,与企业共同探索“场景驱动、技术协同、人才共育”的新模式。

会议现场

环测学院党委书记刘鹏介绍学校发展历程与学院特色学科

北京瓦特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胜虎分享公司成果




新闻来源:蔡臻    编辑:蔡臻    审核:孙婷
扫一扫分享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