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由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与空间信息感知与创新应用中心联合主办的“近地空间环境感知前沿国际研讨会”在南湖校区环境与测绘学院A512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中国、加拿大、波兰、意大利等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近地空间环境感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由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郑南山教授和空间信息感知与创新应用中心主任张克非教授共同主持。郑南山院长在欢迎辞中强调了GNSS技术在地球空间观测、资源探测和气候监测等领域的重要价值,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推动近地空间环境感知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主题报告环节,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加拿大约克大学 Lassonde 工程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与工程系测绘科学与工程教授,加拿大注册专业工程师、加拿大工程师协会会士(FEC)王建国教授以“离散卡尔曼滤波中的综合误差分析”为题,介绍了一些现代导航定位技术与应用。
波兰奥尔什丁瓦尔米亚玛祖里大学 (UWM) 测绘、地理空间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UWM 空间无线电诊断研究中心主任、Lomkowko 卫星天文台负责人Andrzej Krankowski介绍了IGS电离层工作组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内容及进展。
中国矿业大学刘金香博士介绍了“空间信息感知与创新应用中心(DiGestI)”的研究布局与成果。张克非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GNSS散射信号遥感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介绍了相关关键技术在陆地与海洋环境遥感中的应用验证。赵东升副教授则围绕“北斗/GNSS电离层闪烁监测与建模方法”进行深入讲解。
此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王宁波研究员针对“全球电离层图的构建与优化”进行了全面回顾,并提出了未来改进方向。来自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的Andreu Salcedo-Bosch博士则从可再生能源角度出发,介绍了基于浮动激光雷达平台的海上风能评估方法,拓展了GNSS技术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应用视野。
会议最后,与会专家就论坛主题进行了总结和自由讨论,提出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推进北斗/GNSS国际应用等建议。论坛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GNSS与空间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新动态,也为中外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推动了该领域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

郑南山院长致欢迎词

王建国教授作报告

Andrzej教授作报告

大会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