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由中国矿业大学研究团队参与的《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SDGs十周年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联合国官网正式发布。报告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牵头,经过来自40家科研机构160余位专家的共同努力,整合遥感监测、地面观测、统计调查及国际组织报告等多维度数据,对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全球7个及中国全部SDGs进行定量分析与系统评估,全面总结了我国自2030年议程通过以来可持续发展十年的进展。中国矿业大学负责完成《报告》中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部分的甲烷工作,研究团队由环境与测绘学院秦凯教授、Jason Cohen教授、胡玮博士生等组成。
该项研究工作基于2015—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reenhouse Gases Observing Satellite,GOSAT)和2019—2023年全球TROPOMI 的甲烷柱浓度数据,使用我校秦凯教授和Jason Cohen教授共同领导的“碳排放与空气质量遥感”团队提出的非模型依赖质量守恒排放反演模型,并结合全球煤矿相关数据,进一步估算了煤矿相关的甲烷排放量。该工作揭示了2015—2024年,全球煤炭主产区煤矿甲烷总排放量增长约6%,中国产区单位原煤甲烷排放量下降17%(图2)。该工作融合了“碳排放与空气质量遥感”团队正在承担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甲烷研究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1:央视新闻对《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SDGs十周年特别报告》发布的报道

图2 全球煤炭主产区煤矿甲烷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