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我院师生利用SAR数据进行涿州市及周边洪涝监测
发布时间:2023-08-04   浏览次数:
审核 韩福顺 摄影

近期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持续遭受强降雨袭击。河北最北部的涿州市,紧邻北京的房山区,成为本次洪灾的重灾区。连续几天的暴雨和上游洪水过境,导致涿州市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2023年7月29日,涿州迎来暴雨,仅仅两天的降雨量,最高就达到了435.7毫米,远超以往一年的降雨量量。拒马河上游来水高峰达4500立方米/秒,造成了涿州市严重洪涝。

我院师生密切关注本次涿州市洪涝灾情,学院领导决定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为灾情提供及时的洪涝灾情监测资讯。副院长王潜心教授带领青年教师庄会富老师、研究生王鹏等人,紧急收集了覆盖涿州市的SAR影像数据(7月24日哨兵1号数据和7月31日、8月3日由“涪城一号”SAR卫星数据),如图1所示。并使用自主研发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洪水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轮强降雨以来,涿州市城区及周边地区的洪水情况有了明显变化,如图2所示。7月31日前,涿州市北部及西北部出现了大量的新增水体,而7月31日至8月3日期间,拒马河下游水体有所减少,但城区内部及其周围仍然存在大量水体。该数据揭示了涿州市当地近期持续不断的降雨以及来自上游的洪水,导致本次洪涝灾情十分险峻。当地政府应充分做好洪涝灾害防范工作,公众应加强防范意识,共同应对本次洪涝灾害。

图1 7月24日哨兵1号SAR图像和7月31日、8月3日涪城1号SAR图像动态图

图2 涿州市城区及其周边监测结果图

据悉“涪城一号”卫星是首颗“绵阳造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SAR图像具有穿透云雾的特性,非常适合用于洪水监测。此外,该卫星还配备了全天时、全天候的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D-INSAR)功能,采用单星重轨干涉技术,能够稳定的提供高频次的毫米级地面形变检测服务。目前,“涪城一号”卫星已在农业、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和灾害响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新闻来源:庄会富 王鹏    编辑:蔡臻    审核:韩福顺
扫一扫分享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