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中国矿业大学“红石榴”实践团多地推广普通话促民族团结
发布时间:2025-10-14   浏览次数:

720日至31日,中国矿业大学“红石榴”实践团化身“语言使者”,在新疆、江苏、山西等地开展“语通心通”推普活动。从乡村村委会到社区幼儿园,从孩童课堂到老人家中,实践团以普通话为纽带,搭建起跨越地域的民族团结之桥。

集中活动:红色文化浸润,课堂活力绽放

在新疆阿图什市阿湖乡多斯鲁克村村委会,实践团紧扣“普通话推广+民族团结”题,融入红色文化元素。“红色故事学普通话” 环节中,队员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王燕娜的事迹,村民跟着逐字学习 “奉献”“团结” 等词汇。随后的 “同唱一首歌” 活动,《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各民族群众携手合唱。

“通过红色故事学普通话,既能提升语言能力,又能感受团结力量,这样的形式很有意义。” 多斯鲁克村比拉力·赛迪拉说。

在新疆昌吉天方社区,实践团以社区幼儿园小朋友为对象,开展为期两天的教学活动,涵盖舞蹈课、音乐课、爱国教育课及朗诵课。第二天下午,幼儿园领导观看孩子们的活动展示,对孩子们的活力与进步给予认可。

幼儿园园长王老师表示:“孩子们不仅敢开口说普通话了,还会用新学的词编小故事,进步特别明显。”

分散活动:多点开花 收获满满

江苏徐州的课堂上,队员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贵州喀斯特地貌,为即将研学的小朋友讲解当地苗族、布依族风俗,结合图片教学“吊脚楼”“银饰”等词汇。

新疆轮台,队员走进乡村为小朋友进行一对一普通话教学。“孩子们学习进度很快,普通话相当标准,我们主要纠正一些音调,讲解部分重难点词句。” 实践团成员阿丽米热说。

在新疆库车,实践团与友谊社区合作开展 “普通话进社区”系列教学活动,以儿童为切入点,采用“情景模拟 + 游戏互动”模式,通过角色扮演、绘本共读融入日常场景。

友谊社区居民阿依古丽说:“这种互动教学让孩子学得很开心,现在在家也会主动用普通话交流了。”

新疆哈密、山西晋城的活动中,队员走进老人家中,借 “秋分” 节气图教词汇、共唱《东方红》、合作涂画石榴传递团结意。“和孩子们一起学普通话、唱老歌,感觉自己也年轻了。” 晋城老人张阿姨笑着说。

实践感悟:语言是桥 连接心灵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对推普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推普不是‘我教你学’的单向输出。在库车,看到孩子们教长辈说‘谢谢’,在晋城,听老人带着乡音唱《东方红》,我明白语言能唤醒共同的情感记忆,让各民族越走越近。” 实践团负责人阿丽米热总结说。

对于未来,实践团成员满怀期待。他们希望普通话这颗“石榴籽”能在各民族心中生根发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语言力量。

1231F

红石榴社会实践团在阿图什开展活动

红石榴社会实践团在昌吉开展活动

EA46

红石榴社会实践团在库车开展活动

新闻来源:阿丽米热·吐尔逊    编辑:王广妮 审核:艾科拜尔·安外尔